当集中供暖烧“柴禾”
您的位置:首页
 >> 农村能源
 
农村能源
当集中供暖烧“柴禾”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5日 11:05  来源:辽宁日报
进入供热季,如何干净温暖过冬,是广大居民关心的话题。
日前,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和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共同主办的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技术服务工作座谈会在沈阳召开,以农村可再生能源体系服务基层能力建设和低碳清洁技术开发利用为主题,重点围绕北方农村地区冬季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生物质成型燃料+专用锅炉集中供暖等技术模式和农村能源低碳清洁技术发展、模式路径进行探索。记者获悉,截至2022年底,我省已建设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项目167处,安装秸秆打捆直燃供暖锅炉200台,总吨位数800蒸吨,实现供暖面积300万平方米,年可利用秸秆60万吨,节约标准煤近30万吨。
一、为田间的秸秆找个“好去处”
秋收后,成熟农作物产生的秸秆该如何处理,一直备受关注。而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正好实现了秸秆的“就地消化”。
秸秆收获期与供暖期正好衔接,平时把秸秆打捆存于地头,随用随取,不占用大量堆场,可切实解决农村秸秆乱堆乱放造成的村屯环境脏乱差和安全隐患等问题。
走进铁岭县新台子镇,缘众清洁能源专业合作社正在大田里进行秸秆打捆工作。“我们这里有专业的机械设备,每年可打包2万吨左右的秸秆,目前正是工作的高峰期,有效收集时间1个半月左右即可完成新台子镇内废弃秸秆作业。”现场工作人员表示,打包好的秸秆主要供应附近的10家企业,既帮大家节省了供暖成本,又实现了清洁取暖,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近年来,铁岭县建立了秸秆完整收储运体系,为秸秆综合利用打牢基础,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农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对秸秆进行打包离田,有序组织各乡镇、各村与打包主体签订合作意向,建立秸秆离田打包台账,确保秸秆应离尽离。目前,铁岭县从事秸秆打包作业的主体已经达到51家,秸秆打捆机械100余台,每年增加30台套左右。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术模式是以秸秆收集设备将秸秆打包成捆,用作于新型秸秆专用锅炉燃用,替代燃煤,实现对村镇居民冬季集中供暖或生产工业用蒸汽的清洁能源技术。一般以乡镇为单位,采取就地生产,就地消耗的方式,形成小半径、网络化、闭路消耗秸秆的良性循环模式,降低了秸秆收储运成本和秸秆产品运输的成本。
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的华美集团沈阳幸福农场养殖有限公司,就将其周边种植合作社产生的秸秆清了库存。企业负责人表示,公司在2020年安装了2台6吨位秸秆直燃专用锅炉,为17栋鸡舍和员工宿舍共计3.5万平方米面积供暖,每年的秸秆消耗量为3500吨,折合是周边7000亩地产生的秸秆,极大助力了秸秆的本地消化。
二、受益的不只是农民
秸秆可以说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让其“回归本位”,则可变废为宝,产生可观的经济价值。
“目前我省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3.03%,如何有效利用每年剩余约160万吨秸秆一直是个难点。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模式年利用秸秆60万吨,且每年还在快速递增,是处理剩余秸秆的有效途径之一。”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这种模式,正在成为秸秆综合利用强有力的新增长点。2015年起,我省积极探索并试点建设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术。主要在铁岭市铁岭县和朝阳市建平县、朝阳县进行,共推广秸秆直燃锅炉45台,总吨位137蒸吨,年消耗秸秆量11.6万吨。
同时,打捆直燃减少了秸秆成型压块加工环节中的二次耗能,降低了利用成本,节能又减排。
尝试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模式的单位,也因此降本增效。
“我们每年要出栏6批肉鸡,刚进肉鸡时,鸡舍要求温度在35℃左右,随着肉鸡增长,鸡舍温度逐步降低,最低鸡舍温度也需要达到23℃左右,因此即使在夏天也需要在夜间补温。”华美集团沈阳幸福农场养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采用秸秆直燃专用锅炉供暖,与使用传统燃煤锅炉相比,平均每只肉鸡节省约0.5元的生产成本。
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技术,不仅可对村屯公共场所或者农户居室进行集中供暖,还可广泛用于粮食烘干、种植养殖、造纸、高温杀菌、饮料、烟草、饲料、油脂、轮胎、乳品等行业,替代燃煤锅炉,同时可利用原有供暖管道,无需新增基本建设,就达到与燃煤供暖同等的供暖效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技术就近就地消灭剩余秸秆,灰分还可回收做肥料,实现了“秸秆→燃料→肥料”循环利用的方式,前景十分广阔。
三、“遍地开花”还需政策发力
秸秆打捆燃料取暖是能够替代“散煤”供暖的可行性生物质燃料,既生态循环环保,又经济实惠。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综合测算每公斤燃煤、秸秆的价格,以及每小时燃料的消耗量后,以铁岭地区为例,采取秸秆直燃方式可比使用燃煤每平方米的供暖成本节省约7元钱。因此,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为了让这清洁又经济的供暖方式更快进入广大农村的寻常百姓家,我省结合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研究重点任务支持政策,规范产业发展标准。坚持区域统筹、农用优先的原则,将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综合施策等方式相结合,力求在政策措施上有所突破。
同时,我省要加强产业培育,将做好统筹规划,鼓励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以本区域内作物秸秆类型、收集模式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发展生物质燃料化利用技术,支持打造一批相关产业品牌,建立健全生物质清洁燃料追溯体系,拓展供给方式和供给渠道,不断壮大新型产业增长动能。合理优化秸秆收储运模式,建立平衡稳定技术体系,发展集中机械收集,减少总成本。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秸秆收储运销,建立运行高效、经济、因地制宜的秸秆收储运销网络,提高秸秆收储运输服务水平。
科技是重要力量。据介绍,我省将在前瞻性、关键性技术方面进行协同攻关,推动生物质成型设备的气化燃烧、污染物排放、热效率提高、焦油处理、清洁燃料升级等方面深入研究。同时,对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引进和消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