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
 
对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第11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06-05
【字体: 】    打印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农业农村局建议字〔2022〕第118号
对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第118号建议的答复
李鑫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本市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要求,我市以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为路径,以旅游人才培养为支撑,加大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为各地群众创业、就业、增收提升专业能力和素质,使广大群众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经营活动实现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一、规划引领,出台政策支持乡村旅游发展。认真落实《石家庄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5年),与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分行合作,出台了金融支持石家庄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全力助推乡村旅游产业成为我市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石家庄市关于发展旅游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2022年石家庄市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已征求完有关科室意见,待领导审阅、党组会研究通过后下发实施。
二、积极培育申报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根据《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方案》《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管理办法》,经我局积极推荐,2021年平山县北庄村已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井陉县南障城镇已入选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镇名单;井陉县梨岩村、鹿泉区谷家峪村、鹿泉区水峪村、井陉矿区贾庄村、晋州市武邱村已入选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目前全市共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6个,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乡镇1个,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17个。
三、培育拓展休闲乡村产业。紧扣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目标,充分发挥乡村食品供给、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功能,延伸产业链条,挖掘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效益,持续推动休闲农业主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大省级以上休闲农业星级企业创建力度,进一步引导休闲农业把特色产业做强,把生态环境做美、把旅游元素做全、把文化底蕴做深、把管理服务做精、把盈利模式做好,打造一批生产要素集聚、管理体制科学、经营机制完善、一二三产业融合、产加销游一体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021年以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创建为契机,重点打造全域休闲农业整县示范县,组织遴选推介12条休闲农业精品景点线路。正定县入选我省第一批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入选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平山县红色山水农业游入选2021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推介。全市省级以上休闲农业星级企业达83家,省级以上美丽休闲乡村9个,全市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达到6亿元以上。
四、加强宣传营销,提高乡村旅游吸引力、影响力。运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电视、报刊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报道我市旅游产品。协助省厅举办了“大美燕赵.冀忆乡情”2021河北乡村旅游乐享推广发布活动,我市平山县北庄村、晋州市周家庄乡第九生产队等9个村入选河北特色乡村旅游样板村。“不忘初心红色游”入选2021河北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引导广大游客走进石家庄、走入乡村。成功举办了以赛、展、销一体化的第三届市文创和旅游商品大赛,评选出金奖4名、银奖8名、铜奖12名,有力推动了文创和旅游商品品牌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助力打造省会经济新的增长点。成功举办了石家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庆祝建党100周年非遗活动。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李鑫东代表的建议,继续培育申报全国、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加快休闲农业提档升级,强化引导,创新发展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休闲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景观化发展,带动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鼓励有条件、有资源的县(市、区)依托当地的民俗文化与资源优势,开发地域文化特色浓厚的乡村旅游体验性产品,挖掘开发一批具有浓郁乡土味和传统文化特色的工艺作坊,传统技艺展演,开展游客参与性活动,形成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
非常感谢李鑫东代表一直以来对我市农业农村的关注和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我市农业农村的发展,并为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 5月24日
领导签发:刘军普
联系人及电话:褚丽华 69117710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