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五届人大第六次会议116号建议的答复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石农建议字〔2025〕第11号
对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116号建议的答复
韩立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我市智慧农业发展扶持力度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农村发展的基础。随着新一代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农业正加速向现代化、智能化、无人化方向迈进。
一、网络基础设施覆盖情况
为统筹社会资源,助推“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2019年石家庄市出台《关于加快5G发展的实施方案》,到2024年底,全市已建成5G基站4.3万多个,所有行政村已实现光纤宽带通达。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带动农村地区网络覆盖和信息化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二、智慧农业建设情况
近年来,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我市稳步推进智慧农业建设。一是建设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区5个(赵县、正定县、晋州市、鹿泉区、栾城区)、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区2个(晋州市、藁城区)。2024年申报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场景2个(无极县、元氏县)。加快推广应用物联网、5G技术、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助力我市传统农业向“高效、智能、绿色”的现代农业转型发展。二是创新开展了石家庄梨果全产业链数字化服务试点项目建设。项目以我市梨果这一传统特色产业为基础,依托晋州市和赵县两个梨果产业大县(市),通过数字化手段为梨果产业赋能,实现生产、加工、存储、销售等全链条的智慧管理,推动梨果产业现代化发展。2024年,在全国“数据要素×”大赛河北分赛总决赛中,石家庄梨果全产业链数字化服务项目在现代农业赛道排名第一,获得技术创新奖。三是推动农业信息化大数据平台建设。研发数字农业综合展示系统,围绕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将农业农村数据信息以形象的数字、动画、图表、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现,充分发挥数据汇集、分析等功能,提供“一站式”数据支持。建成了“石家庄市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分析平台”,通过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数据分析研判,做出风险预警,及时提出处置意见。另外还建设运行“石家庄市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等系统,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四是加大返乡创业支持力度,积极培育高素质农业农村人才。将返乡创业农民工、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等纳入重点扶持对象,为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提供最高3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400万元的担保贷款,由财政资金按实际利率贴息50%。全市人社系统认定创业孵化基地65家,其中县(市、区)48家,可以为智慧农业创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办公场地等综合服务。同时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积极创新培训模式,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培训,为智慧农业发展储备专业人才。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努力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智慧农业投入,通过智慧农业项目建设,鼓励和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广大农户积极运用智慧农业技术,进一步推动我市农业现代化发展。二是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原则,选择条件成熟的县(市、区)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区和示范点。总结推广石家庄梨果全产业链数字化服务试点项目建设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效益。三是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优化升级创业孵化基地,持续提升孵化效能。打造更加舒适、便捷、高效的创业环境,吸引更多返乡下乡创新创业者入驻,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努力实现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的双赢局面。四是持续加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培训,突出培训重点,根据智慧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新需求,调整和优化培训内容。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畅通就业渠道,为全市智慧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