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对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310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8日 15:09 来源: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
马文敏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高邑县现代农业园区加快打造国家级园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等文件精神,从2017年开始,农业部、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截至目前,河北省共有3家产业园(邯郸市滏东现代农业产业园、石家庄市鹿泉区现代农业园、承德市平泉现代农业产业园)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一、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应具备的条件
一是发展功能定位准确。产业园发展思路清晰,发展方向明确,突出规模种养、加工转化、品牌营销和技术创新的发展内涵,突出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主体功能,突出对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农村改革的引领作用。二是规划布局科学合理。产业园建设与当地产业优势、发展潜力、经济区位、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相匹配。有明确的地理界线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全面统筹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三是建设水平区域领先。现代要素高度聚集,技术集成应用水平较高,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规模经营显著,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园区建设主导力量,体制机制创新活力迸发。主导产业产值占产业园总值50%以上。四是绿色发展成效突出。种养结合紧密,农业生产清洁,农业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质量可追溯,产品优质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全覆盖,绿色食品认证比重较高。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长效机制基本确立。五是带动农民作用显著。入园企业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通过构建股份制合作等模式,建立利益联结关系,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园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原则上高于当地平均水平30%以上。六是政策支持措施有力。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统筹整合财政专项、基本建设投资等资金有限用于产业园建设,并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有明确的政策支持。水、电、路、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七是组织管理健全完善。产业园建设主体清晰,管理方式创新,有适应发展要求的管理机构和开发运营机制,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建设格局。
二、高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现状
高邑县现代农业园区,是高邑县委、县政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而设立的一个生态、绿色、高效、富民的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带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着力打造一二三产融合、产加销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农业园区。2016年制定了《高邑县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2016-2025)》,规划总占地110平方公里左右,京港澳高速、107国道纵贯南北,位于县域东北部,包括大营镇、中韩乡全部区域及高邑镇、万城镇部分区域。努力构建“一城一体两核心、一纵一横两个产业带 、六个生态高效生产示范区、百家生态农业科技应用示范基地”的空间布局。园区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发展思路,核心区以众林科技、森禾花木、文广福缘、善德牧业等为龙头,向周边辐射2万亩,在县域东北部形成带状分布、在107国道形成沿路分布,构成“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园区大框架格局。园区拥有蔬菜种植、花卉苗木、畜牧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其中蔬菜种植面积7.7万亩,设施蔬菜5.4万亩;花卉苗木3.4万亩;生猪存栏1.6万头,出栏6.2万头,家禽存栏200万只,出栏260万只。园区现已入驻企业87家,其中种植类53家、养殖类12家、加工类3家、交易类1家;农民合作社19家,家庭农场13家,招商引资县外投资企业12家。园区内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13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家,上市企业3家。2016年成功获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017年“高邑县休闲采摘4日游”入选农业部精品景点线路名录,全市仅此一例。当前,现代农业园正在按照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努力实现一产的“接二连三”,努力打造冀中南最大的农产品和花卉苗木集散地、农业精品旅游新亮点,成为引领和带动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火车头”和辐射源。
三、高邑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创建国家级产业园方面存在的短板
一是特色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产业园特色主导产业(蔬菜)集中度不高。多数农业园区由于地域面积小,种植品种杂,质量管控差,销售渠道窄,难以形成拳头产品,产品附加值低。特色主导产业大而不强。二是产业集群尚未真正形成。入园83家企业中,加工类企业只有3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没有国家级龙头企业,尤其是缺乏高水平、高知名度的领军企业。三是产业融合度低。产业园二三产发展相对滞后,以加工、休闲为代表的农业项目不多,二三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比例偏低。四是科技支撑力量薄弱。现阶段园区内职业农民和专业人才队伍初步建立,科技支撑不足,具备省级以上科研教育或技术推广部门为技术依托的单位只有森禾花木、善德牧业、文广福缘等企业,且连接也不紧密,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科技研发、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管理等方面需要提升的空间很大。五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产业园在推行农业清洁生产、“一控两减三基本”方面取得部分实效,质量可追溯体系已基本建立,但尚未建立起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长效机制。六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上方式单一,示范带动功能不强,农民收益缺乏保障。七是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形成有效支撑。特别是产业园核心区的水、电、路、讯、网络等基础设施还不能较好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
四、全力支持高邑县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一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建立优势特色产业引领区。依托蔬菜这一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建成一批规模化生产大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大集群,做响“高邑蔬菜”这个大品牌,将产业园打造为品牌突出、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先行区。
二是促进生产要素聚集,建设现代技术与装备集成区。为争创国家级产业园,高邑县正在研究出台加快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的扶持激励政策,在发展高端设施农业、鼓励开展“三品一标”认证、鼓励本地企业挂牌上市融资、鼓励高科技人才返乡创新创业等十六个方面进行探索,力争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技术高端先进、金融支持有力、设施设备配套的现代技术和装备加速应用的集成区。
三是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构建种养有机结合,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和演化升级,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的融合发展区。
四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创业创新孵化区。鼓励引导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入园创新创业,搭建一批创业见习、创客服务平台,提高创业成功率,将产业园打造成为新型经营主体“双创”孵化区。
五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核心区。加快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推进质量兴农、效益兴农、竞争力提升,树立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标杆,将产业园打造成为示范引领高邑农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
六是加强对争创工作的业务指导,全力支持高邑县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市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加强与高邑县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按照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要求,加大对争创工作的业务指导力度,落实市政府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支持高邑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争创工作。
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8月6日
2019年8月6日
领导签发:张德全
联系人及电话:张延萍 贾剑麟 69117751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高邑县人民政府。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高邑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