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 032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8日 16:20 来源: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
张月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深化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情况。“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深化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提案,分析了石家庄市农民收入现状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阐述了是农民问题,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农业问题,以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为主要任务。农村问题,以改善农村环境为主要手段。特别是提出农产品供给侧改革,要实现“三个激活”(激活农村市场、激活农产品要素、激活农民主体)要突出“稳优特绿”四个字。符合当前农业发展方向和实际,很有建树,我局高度重视您的意见和建议,在我局2月份出台的《关于2019年农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石农〔2019〕31号),4月份制发了《石家庄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推进方案》 (石农供字〔2019〕1号)、5月制定的了石家庄市做大做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行动方案(2019-2022年)》(石农供字〔2019〕2号)等政策吸收采纳了您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列文件,主要内容是围绕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特色高效农业为载体,以产业化经营为路径,着力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向纵深突破,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产业支撑。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成效情况
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39元,比上年增长8.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63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18元,增长8.8%。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422元,增长7.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620元,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082元,增长7.9%。
2019年上半年,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为25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161.3亿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15元,位居全省第3,增速9.2%。全市冬小麦实现丰收,小麦播种面积442.4万亩,产量197.3万吨;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0.2万亩,总产量129.6万吨;肉类总产量25.4万吨,禽蛋产量31.4万吨,生牛奶产量30.8万吨。全市优质强筋麦、鲜食玉米、青贮玉米分别达到65万亩、3万亩和46万亩;小杂粮、中药材、食用菌分别达到75万亩、17万亩和3.6万亩,农业生产保持了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二)主要工作进展。一是搭建创新平台,科技农业实现快速发展。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天津市农作物研究共建了“石家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合作在研课题12项,其中包括“863”课题2项、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2项、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项目1项。2019年组织申报省级以上星创天地6家,新增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36家。大力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探索完善“互联网+农机”服务新模式,整合农机作业调度、农机监理、农机推广服务、农机深耕作业四个系统,建立农业机械化全产业链服务“智耕”平台,大力推进农机智能化管理,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0.98%。“省会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建成并不断完善,开展了智慧农业延伸工程建设,元氏县智慧农业建设进一步深化,初步完成了藁城30万亩优质麦物联网系统建设工作,全市重点农业园区二维码农产品质量追溯全覆盖体系已建成追溯试点150家。培育了河北鹏达食品有限公司、河北玉桥食品有限公司、石家庄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等3个创新型农业企业。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经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农民教育培训基地”32家,“农民教育培训实训基地”14家。扎实开展春季大培训活动,培训村级技术员8000多名。
二是加大农业综合治理,绿色农业迈出新步伐。紧紧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任务,坚持生产与生态相结合,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着力推进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市绿色防控推广面积150万亩,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达到35%,化肥利用率达到39%。积极探索企业回收、农户参与、政府监管、市场化推进的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推广使用0.1mm国标地膜,全市农膜回收率达到了75%。大力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及配套技术85.34万亩。深入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市推进项目,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5.86%,年底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7.7%,年底达到95%以上。加大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重点推广小麦秸秆切抛还田、打捆等技术,全市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打造了平山县、藁城、高邑等3个省级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县。
三是优化品种结构,品牌农业有序推进。品种结构调整上,主推优质专用和节水小麦品种,调减籽粒玉米,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达到65万亩,小杂粮75万亩,中药材17万亩,食用菌3.6万亩,推广小麦节水品种354.9万亩,鲜食玉米达到3万亩,青贮玉米增加到46万亩。品牌培育上,先后培育出晋州鸭梨、“赵州”雪梨、元坊苹果、新乐西瓜、赞皇大枣、栾城无花果、井陉花椒等7个区域公用品牌。全市绿色农产品达到137个,赞皇大枣、晋州鸭梨等12个农产品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君乐宝乳业、双鸽食品、洛杉奇食品等8家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四是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质量农业取得阶段成效。健全监管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开展专项整治,突出监管效果。全市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继续保持在99.9%以上,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推行标准化生产,国际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现有12个,2019年度申报8个。制定了《2019年蔬菜示范工程项目指导意见》,高标准创建高端蔬菜示范园30个。抓好市级以上精品园区建设,其中省级精品园区4个,市级精品园区10个。截至目前,上报省农业农村厅的4个省级精品园区已经制定了实施方案,正在抓紧创建。10个市级精品园区项目已批复,正在组织实施。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在58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基础上,2019年,对新认定的23个市级园区建立起了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园区”。
三、下一步工作。下一步,对照提案要求,举一反三,扎实落实制定下发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系列文件、方案,以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为着力点,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分类施策、标准引领,尊重传统、创新提升”基本原则,大产业抓小品种,新产业抓大基地,老产业抓新提升,强产业抓固根基,推动特色产业在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品牌、一二三产融合、设施农业等方面实现大突破,带动全市农业结构、品种布局、产业效益实现大转变,农业创新、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实现大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和优质特色高效农业实现大跨越。
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8月7日
2019年8月7日
领导签发:薜玉生
联系人及电话:刘彦勇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联系人及电话:刘彦勇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协提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