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村美民富产业旺 和美乡村入画来——赵县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9日 10:15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产业生机勃发、环境优美宜居、收入不断提高……在赵县,一幅业兴、景美、人和、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近年来,赵县坚持以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扎实稳妥推进经营体制创新,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激活生产要素、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抓主粮、强产业、促增效,“三农”优势日益巩固。赵县耕地面积58.45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和国家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多年来,该县压紧压实粮食安全责任,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小麦单产、总产连续三年全市第一。
产业兴则乡村兴。赵县以培育主导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累计创建“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50个,辐射带动农户达1.9万户。其中,范庄镇大安一村和谢庄镇南龙化村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同时,着力发展镇村产业,韩村镇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强镇,范庄镇成功获批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电子商务为农产品销售带来了新机遇。目前,全县共有电子商务公司450家、个体744家,从业人员4000余人。其中梨果企业和个体500余家。2024年1—10月,全县网络零售额完成6.52亿元,同比增长11.4%。
重质量、抓管理、做品牌,梨果产业提质增效。赵县是中国雪花梨之乡,全县梨果种植总面积达25万亩。在种植方面,围绕“树开心、枝拉平、通透好、省人工、统一管、质先行、创品牌、效益增”开展梨果管理革命,全县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
赵县雪花梨获评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市场潜力奖20强”,品牌价值18.6亿元,赵州梨果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在梨果深加工方面,赵县积极培育产业“龙头”,年梨果加工能力15万吨;果品运输专业户达到2900多家,各种运输车辆1.2万辆。目前,全县梨果产业年产值达30亿元,已逐渐构建起梨果一产标准化种植、二产精深加工、三产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治环境、抓改革、强党建,乡村面貌持续提升。“十四五”期间,赵县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机制,按照精品村、提升村、达标村三类标准,持续有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创建省级和美乡村54个;创建美丽庭院110907户,精品庭院27781户。
全力推进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打造了肖庄、何庄、范庄村三个县级宅基地改革示范点,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抓好乡村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赵县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和发挥好“两会一团”、干群夜谈会、农村党建年会等有效机制作用,不断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持续推动移风易俗。
乡村振兴展宏图,砥砺前行路更宽。赵县将继续紧扣乡村振兴深化改革,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持续书写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精彩篇章。
赵县以培育主导产业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累计创建“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50个,辐射带动农户达1.9万户。其中,范庄镇大安一村和谢庄镇南龙化村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记者 刘立芳 通讯员 徐哲普 聂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