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田办一张“品牌身份证” ——探访栾城区富硒食品产业集群
您的位置:首页
 >> 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
给农田办一张“品牌身份证” ——探访栾城区富硒食品产业集群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1日 13:23  来源:给农田办一张“品牌身份证” ——探访栾城区富硒食品产业集群
在栾城区的“栾城集”里,销售人员在整理各种富硒土特产。 记者 张晓峰 摄
紫麦面粉、彩色土豆、富硒小米……如今,栾城区一大批农产品品牌愈叫愈响。
栾城区积极发展富硒农业,制定富硒产业发展规划,持续优化种植结构,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等系列举措,推动特色产品向特色产业升级,探索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截至目前,已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栾城集”区域公用品牌入选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公布的45个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典型案例;首批7952亩耕地获中国地质学会颁发的天然富硒土地认定证书。
立足“特”坚持高位谋划推动
眼下正值春耕关键时期,位于栾城区小代梅村的聚满专业种植合作社彩色土豆种植基地正干得热火朝天。农民们围坐在一起,一个个彩色土豆的种薯被切块、消毒、拌种后,运到田间地头。伴随着全自动马铃薯播种机的阵阵轰鸣声,薯种被播种进田里……
“我们这里地处富硒带,种出的土豆花青素含量高,颜色有紫黑、嫩黄、粉红等,是本地的特色产品!”聚满合作社的负责人贾同斌介绍,栾城的彩色土豆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他们今年种植了400多亩彩色土豆,包括玫瑰、石薯、黑美人等10多个品种。“彩色土豆种植经济效益好,每亩收入在一万元以上,是普通土豆的3至4倍,我们合作社采用‘土地入股’和‘保底+分红’等模式,吸引周边3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
栾城区是全省首个完成县级全域富硒土地资源详查及划定的县(区),2023年首批7952亩耕地获得了中国地质学会颁发的天然富硒土地认定证书。近年来,栾城区一直立足这一资源优势,瞄准京津冀中高端消费群体发展现代都市型富硒功能农业产业。“我们集中向市场推出富硒紫麦、富硒彩色土豆、富硒小米、富硒苹果、富硒鸡蛋等8个天然富硒农产品认证品种。”栾城区农业农村局市场信息工作负责人王兴军介绍。
巧打富硒产业牌,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栾城区特色种植产业快速发展。
走在绿之栾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优质苹果种植园,这里全都是矮化的苹果树,土壤踩上去软绵绵的。“有了市、区两级农业部门支持,我们依托富硒土地,采用蚯蚓粪、林下杂草肥技术改良土壤,培育出矮化苹果新品种,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里的苹果不愁卖,挂在树上就预订出去一多半。”负责人王永良说。
该区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制定富硒产业发展规划,持续优化种植结构,打造彩色土豆、紫小麦、富硒小米等富硒特色功能农产品品牌,推动富硒农产品向富硒产业转变,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
着眼“优” 强化龙头示范带动
赵军海是当地的种粮大户,种着万余亩富硒紫麦。来到东牛村村东大田里,一辆大型小麦喷洒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这是‘冀紫19号’,一种彩色小麦新品种。”东牛村党支部书记、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军海说,在天然富硒土地上种植的紫麦,营养价值高,富含硒、锰、锌等微量元素和花青素。
经过10多年示范推广,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引领+供销社参股+合作社经营”模式,带动全区5个乡镇26个村种植富硒紫麦1.1万亩,3000多农户受益。“我们已形成富硒紫麦全产业链,研发生产了富硒紫麦面粉、挂面等17种富硒产品。”赵军海说。
“以前种地是起早贪黑,如今我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一分子,播种、管理、收获、收购全由专业的种植合作社负责,不但粮食卖得价格高,每亩地的投入成本还降了不少。”赵军海所说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有利于提升规范经营水平,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效率,实现分散小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从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栾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像赵军海这样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栾城区已发展了18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1家。
比如,作为蛋种鸡养殖龙头企业,河北宝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建立宝登农科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推广智能化养殖,推动当地养殖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对标“精” 品牌赋能拓展市场
时隔三个月,栾城区太行南大街与宏达路交口东北角的“栾城集”店内又多了不少“栾城集”品牌新产品。货架上富硒面、富硒小米、沙琪玛、无花果等产品琳琅满目,不少游客正在里面挑选产品。
为打通农特优品销售最后一公里,栾城区于2021年以供销社为主体创办了区域品牌供销平台“栾城集”,该平台集聚了全区32家合作社、种植大户和生产加工企业,涵盖了富硒农产品、农业产业化产品、非遗文创产品等210余个品类的商品。平台发挥供销社资源、传统集市和网络渠道优势,按照“统一品牌、统一宣传、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经营思路,不断加强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提高本地特色产品的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带动农民种植合作社、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共同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以前手里不缺好产品,可愁的是销路!”说起“栾城集”带来的利好,富硒紫麦产品供应农户赵广豪顿时打开了话匣子。“以前销售靠自己单打独斗,现在有‘栾城集’帮咱闯市场,这销售额是一直往上涨!”赵广豪说,在给“栾城集”供货之前,自家的紫麦系列产品月销售额只有8000余元,现在两年多下来,月销售额已经涨到了35万元以上。
“目前,‘栾城集’的3个品牌店铺通过实体店经营、直播带货、微商城等多种经营方式,实现销售额累计突破3千万元,2024年带动栾城特色产品相关产业达8.7亿元,既带动了当地百姓致富增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栾城区供销社副主任郝莹说。
“栾城区将进一步擦亮富硒农产品品牌,提升质量,拓展销路,并注重农旅融合,培育观光农业和休闲采摘业态,将现代农业园区与乡村旅游景点串点连线,组织举办栾城区草莓节暨乡村旅游活动和樱桃采摘活动,构建以富硒农产品为支撑的一二三产融合的农业发展格局。”栾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记者 杜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