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更具时代张力
您的位置:首页
 >> 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
​让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更具时代张力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4日 12:58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石家庄特色农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石家庄都市圈获批开始深入打造,石家庄农业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将持续释放。石家庄特色农业发展,要立足当地的土地、气候等实际,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石家庄不同土地的特色农业发展力度,加强特色农产品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积极发展深加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做好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走一条差异化、绿色化、品牌化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让更多“土特产”成长为“大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农业经济发展动能。
体现资源禀赋不同 突出“差异化”发展
根据地理和气候不同,走差异化特色化农业发展道路。石家庄西中东立体化的地理格局造就了多样化的农业生态。西部为太行山地,地形起伏显著,包含中山、低山、丘陵等地貌单元,平均海拔500米以上的梯度温差,属温带季风气候,为发展中药材、高山蔬菜、特色林果提供了天然优势;中部为华北平原与太行山的衔接地带,为山前平原与城市核心区,滹沱河冲积平原过渡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滹沱河贯穿全域,属于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土地肥沃,耕地质量全省第一,高标准农田占比高;东部为滹沱河下游平原,有平坦的冲积平原,土壤以潮土、褐土为主,耕地连片集中,主要是粮食主产区和特色种植基地,同时地势平坦、交通枢纽便利,更适合发展农产品加工。
通过实施“一县一业”战略,石家庄已形成“西部生态化、中部集约化、东部融合化”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已培育出多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聚焦各县域资源特色,构建“西部林果+中部粮仓+东部蔬菜”的立体产业格局,形成赵县雪花梨、行唐食用菌、深泽蜜薯等地理标志产业。其中,已形成平山县石榴与绵核桃、赞皇大枣、赵县雪花梨、行唐县食用菌、深泽县蜜薯与白山药、元氏县生姜、晋州鸭梨、藁城区强筋麦、新乐市精品西瓜等特色农业产业。这些特色产业集群的崛起,既形成了专项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又形成了错位发展的产业矩阵。随着“一县一业”战略持续深入,立足不同资源禀赋,以差异化为特点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促进产业经济融合 突出“品牌化”发展
以特色农产品为引领,促进产业经济内部的融合发展以及与外部相联系的产业经济融合发展。一是地理标志产业领跑农产品特色产业。提高特色农产品的产值和收益,以特色农产品带动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二是纵向延伸加工链条。产业链延伸创造更多增值空间,积极拓展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三产融合深化。以通过“农业+旅游”实现收益提升。改变过去仅仅依靠特色农产品种植生产和加工的单一收益,积极拓展线上线下电商突破,在“农业+”上做文章,同时文化赋能让农产品跳出传统价值框架,适当注入文化元素,使农产品从物质消费转向情感消费,构建起独特的品牌护城河。如赵县推行古梨树保护与绿色种植技术,开发雪花梨文创产品溢价率大大提高,同时以“千年古梨园”文化赋能,开展梨花节等,形成“梨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四是组织化经营突破产业集聚发展,以区域性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形成地域特色农产品,增加特色农产品市场份额。
在突出融合方面,还要加强品牌化发展战略的两个方面。一是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矩阵。在现有公用品牌基础上,积极挖掘、培育和打造更多省级以上区域公用品牌,通过文化赋能,提高特色农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提高特色农产品溢价率,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益。二是针对区域的市场开拓策略。深耕京津冀区域市场,提高石家庄特色农产品在京津冀区域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推广度和知名度;扎根石家庄都市圈,提高石家庄都市圈内五个地域对石家庄特色农产品品牌的认同度和受众度,让都市圈内老百姓更加便利享用这些优质的特色农产品;要积极拓展国际贸易,通过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扩大出口额,提高外贸收益。
加快科学技术创新 突出“绿色化”发展
在做好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方面,要特别突出科技创新的作用,激活创新引擎,积极打造以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为主要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新高地,以科技创新赋能绿色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创新驱动的蓬勃活力。
一是科技赋能,贯穿生产环节和全产业链。在特色农业生产环节,鼓励采取环境智能调控、水肥精准滴灌等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产量、降低成本;依托信息化技术,积极打造数字农业场景,支持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依靠技术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建成更多智慧农场。在特色农业全产业链环节,从育种、种植、加工等链条,积极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各产业链的生产效益,提升产品附加值。比如石家庄农科院选育的“石麦26”实现节水50%仍保持亩产千斤,成为华北缺水地区主推品种。二是绿色赋能,将生态农业理念深入落实到更多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积极打造绿色特色农产品,以绿色无污染为特色之一,提高农产品绿色附加值和销售收益。三是人才赋能,人才振兴为特色农业注入持久动能。继续坚持专家组成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机制,常年驻点服务新型经营主体,为特色农业发展注入更多专家力量;大力支持乡村工匠培育工程,培养更多扎根农村、服务农业、技术支持特色农产品的乡村农产品技术人才,扶持更多懂技术的新农人扎根乡村振兴建设。
(作者:王丽锟 单位: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