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

搜索

热搜:养殖畜牧十九大价格行情检疫病虫害

 
您的位置:首页
智慧农业
​一颗梨的“甜蜜裂变”——看赵县30亿元梨果产值背后的全链创新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1日 09:25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图为石家庄市赵县范庄镇秀才营村村民在梨果收购站分拣鲜梨。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夏风吹拂,草木葱茏。行驶在赵县东部梨区,空气中都是浓浓的果香味道,放眼望去,成片的梨树郁郁葱葱,即将成熟的梨果缀满枝头。
“新梨七号是我们梨园最早成熟的梨果品种,从7月初就开始采摘了,然后依次成熟的是黄冠、雪花梨等品种,采摘一直能持续到国庆节呢。”赵县三化梨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华满笑意盈盈地介绍。
赵县以盛产“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的雪花梨闻名中外,全县梨果种植面积约25万亩。近年来,该县依托其梨果特色资源优势,不断拓展梨产业链条,创新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梨果产业的附加值,推动现代食品产业做强做优。
“赵县梨果资源丰富,我们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小吊梨汤、烤梨、梨膏、梨干、梨糖、梨酒等一系列梨产品,不仅实现了梨果的再增值,还减轻了鲜果销售的竞争压力。”赵县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各食品企业深入挖掘传统制作技艺,创新研发新产品,全县以梨果为底色的现代食品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科技育出生态梨
走进赵县谢庄镇田庄村的赵县德康梨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身穿“防晒衣”的梨果挤在枝头,煞是喜人。
“为了提高梨果品质,我们用酵素有机肥替代化肥,还应用了林下生草等技术,并且保证梨在树上长到自然熟,含糖量在12%以上才开始采摘。”赵县德康梨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慧玲告诉记者,合作社的精品生态梨实现了按个卖,最高可卖到15元。
新品种、新技术,让张慧玲合作社的精品生态梨实现了按个卖,合作社的种植面积也增加到了2000亩。
为提高梨果品质,赵县从标准化生产管理上下功夫,积极围绕“树开心、枝拉平、通透好、省人工、统一管、质先行、创品牌、效益增”的“二十四字”方针,开展梨果管理措施。
“我们大力推行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赵县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科负责人、研究员王红霞介绍,从源头入手,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积极开展施有机肥、蜜蜂授粉、控水、控药、控化肥、禁止雪花梨早采等措施。
“咱们生态种植的雪花梨,坚持让它再多长3周左右的时间。多长这3周,糖分可以更高些,吃起来口感也更好。”赵县冀华星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安青川说。
田间管理的提质升级,显著提升了梨果的品质。目前,赵县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梨果含糖量由12%提升到15%,最高可达16.5%。
延伸甜蜜产业链
在赵县成吉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一条崭新的全自动无菌冷罐生产线正高效运转,透明的生产管道中,饮品正有序完成自动灌装。
“以赵县雪花梨为原料,公司开发出小吊梨汤、烤梨等梨产品,市场反馈较好。”赵县成吉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祁晓华介绍,赵县成吉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各类果蔬罐头、果蔬饮料、酸奶等产品的企业,拥有多条先进自动化生产线。
让单一梨果变成多元产品。像成吉食品这样依托当地丰富梨果资源,创新研发推出梨产品的企业不断涌现。
走进赵县梨状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体验店,香甜的梨膏味扑面而来,几口冒着热气的大锅整齐排列,锅里是正在熬制的梨膏。“一瓶上好的雪梨膏从挑梨到成膏,要通过十多道工序,一般20斤雪花梨能熬出一斤雪花梨膏。”公司负责人米增五正在向顾客介绍梨膏制作工艺。
米增五告诉记者,他自小在梨区长大,后来也一直从事梨果种植、销售工作,现在他想着把梨园里的优质梨果变成多元产品,让更多人尝到赵州雪梨的甜蜜滋味。
如今,在赵县,从源头的种植,到中游的加工,再到下游的销售,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一条完整的梨产业链悄然形成。未来,该县将进一步挖掘梨果资源潜力,突破单一农产品思维,将一颗梨的价值延伸至种类丰富的梨产品,开创“小梨果、大产业”的新格局。
梨果俏销海外市场
走进位于赵县谢庄镇大马圈村的河北巨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对即将出口的梨果进行筛选和分装。
“通常梨果从青岛黄岛港口启航,通过海运,冷链恒温运输,大概20多天能到迪拜。”河北巨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石立宁说,为确保梨果品质,该公司严格按照出口标准,安排了经验丰富的质检员对梨的重量、果形、果色等方面进行人工复检,剔除不合格果品,确保每一颗梨都达到出口标准。
近年来,赵县依托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不断拓宽出口渠道,推动梨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赵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出口可以把赵县的梨果销往世界各地,让更多人品尝到甘甜爽口的赵州梨。另外,出口价格相对稳定,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农户的收益。
目前,赵县梨果出口企业达30家,以出口雪花梨、鸭梨、黄冠梨为主,2024年全县梨果出口销售额约5亿元人民币。全县梨果产业年产值达30亿元,已逐渐构建起梨果一产标准化种植、二产精深加工、三产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记者 刘立芳 通讯员 聂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