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

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

搜索

热搜:养殖畜牧十九大价格行情检疫病虫害

 
您的位置:首页
发展规划
石家庄市行唐县出台决定——加强大枣产业保护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4日 15:51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11月11日,石家庄市行唐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大枣产业保护和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其中明确,将建立和完善从种植、采收、仓储、加工到流通的全产业链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加大“行唐大枣”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使用力度。《决定》的出台为该县大枣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行唐县枣树栽培历史悠久、面积广阔。现有枣树种植面积约13.7万亩,大枣年产量8.5万吨,产值3.2亿元。大枣产业作为该县传统优势产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生态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行唐县被国家林业部门命名为“中国行唐大枣之乡”,并以红枣文化为载体成功申报了“千年古县”世界地名文化遗产。然而,近些年行唐大枣产业发展深陷枣疯病肆虐、市场疲软和产品增值乏力等困境。
行唐县委对行唐大枣产业高度关注,把叫响“中国行唐大枣之乡”作为重点工作推进。行唐县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加大了对大枣产业的监督与支持力度。为了进一步加强行唐大枣产业保护和发展,今年年初行唐县人大常委会决定出台相关《决定》,以法治形式保障和推动大枣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从7月份开始,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全县目前大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先后组织召开了县政府及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等10个相关部门和有关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还邀请部分市县人大代表、人大制度研究会成员、大枣企业负责人、相关专家等进行论证。几经修改后,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该《决定》。
《决定》明确,要将行唐大枣产业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将行唐大枣打造成为全国驰名品牌,实现产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建立和完善行唐特色枣树种质资源圃(库),保护优质古树种质资源。严格控制大枣生产区及其周边农业面源污染,为生产优质安全大枣产品提供生态保障。
《决定》指出,鼓励对枣园进行流转,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和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的大枣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支持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开展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革新、深加工技术研发、功能性成分提取等关键技术攻关,规划并建设一批高标准、规模化、设施化的有机大枣生产基地,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枣酒、枣茶、枣木工艺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决定》明确对大枣产业给予更多政策支持:整合相关资金,重点支持种质资源保护、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关键环节;完善用电用水、人才引进、市场管理等方面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行唐大枣产业的金融产品,加大对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推行红枣特色农业保险,降低自然灾害影响和市场风险。(记者 王 静 通讯员 孙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