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
“一管两用”的农业密码 ——石家庄市积极推进水肥一体化应用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7日 10:14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3月23日一早,石家庄市正定县厢同村种植户钱永军来到自家麦田。俯下身,钱永军仔细查看了麦苗长势,露出满意的笑容,“去年越冬水浇得足,小麦喝饱了水,土壤也锁住了水。”
2023年,正定县在厢同村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一项内容就是安装地下深埋水肥一体化精准滴灌设备。得知这一情况,钱永军申请把自家农田作为项目示范点,打算试一试这个种地“黑科技”,给全村农户打个样。
这一试,让钱永军这个种地多年的“老把式”直呼了不得:“用App发出指令,足不出户小麦就能得到精准灌溉。不仅如此,因为设备埋得深,浇水施肥都能直接‘喂’到小麦根系。”
钱永军深知种地是本综合账,最后还是看产量。令他没想到的是,头一年用了这个设备,来年小麦就能增产10%,效果十分明显。“小麦增产10%、一亩地用水量能减少40立方米、人工费用全部节省下来……”钱永军掰着手指头细数,随后笑着说,“降成本、增产量、长收益,人还少‘遭罪’,这就是科技种田!”
新设备新科技的加持,让农业生产效率更高。为持续推进农业“细水长流”,石家庄不断加大对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推广力度,探索走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普通化肥利用率是50%,而我们的肥料利用率能达到80%。而且,在肥料发酵过程中加入生物菌剂和中微量元素,让果树生长更有劲。”在晋州市桃园镇韩庄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技术员蒋国宏告诉记者,“不光是大田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也能让果树‘吃饱喝足’。”
跟着技术员蒋国宏的脚步,记者来到了晋州市韩庄村的果园,发现地头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建有一个3米多高的“铁罐罐”。“这是储肥罐,里面装的是液体有机肥。”见记者上前,蒋国宏进行演示,他从身上摸出一张卡,往铁罐上的电子表上一刷,便有水从罐体下方的管口流出,不一会儿变为了浅褐色,“通过水肥自动化控制系统,液体有机肥与井水会按照设定好的比例混合流入田里。”
成立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是晋州市将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治理与果品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创新举措。
“晋州市有超过10万座农村厕所、上千家养殖场,会产生大量粪污,而我们引进国际领先的有机液体肥料技术,将大量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再经过功能菌发酵、功能微生物匹配、营养物质重组活化、中微量元素络合物配伍等生产工序,最终转化为营养丰富的有机肥。”蒋国宏说。
这种水肥一体化技术效果如何?晋州市总十庄镇武邱村种植户刘亚辉给出答案:“我家300亩梨树全部采用这种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前一亩地使用化肥需要花费800元,现在一亩地只需花费600元,300亩地18万元,整整省6万元。而且梨果品质更佳,更受消费者青睐。”
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水肥一体化技术正逐渐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手段。“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实现‘绿色种养’的良性循环上探索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更加安全的新模式,从而实现果品增收、提质增效、省工增收、节肥增收,鼓起农民的‘钱袋子’。”晋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记者 李坤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