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
我省召开2025年上半年省级农资打假联合行动协调小组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8日 21:03 来源: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
当前,我省春播区玉米大部已过拔节期,陆续进入水肥管理关键时期。近日,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创新团队开展春玉米田间考察,结合当前田间长势特点,提出水肥精准管理、病虫绿色防控、科学防灾减灾等中后期生产技术建议。
一、科学分次施肥,打好丰产基础
(一)大喇叭口期是玉米需肥关键期,追施攻穗肥,促进大穗形成。对于种肥减施且采用滴灌的地块,建议使用水溶性复合肥料滴灌追施,用量建议为纯N 4~5公斤/亩、P2O52公斤/亩、K2O 4~5公斤/亩。对于种肥充足且不能滴灌的地块,此时追肥应以氮肥为主,追施纯N 12~15公斤/亩,在距植株10厘米左右处开沟深施,也可结合灌溉(或有效降雨)施用,切忌地表撒施。
(二)抽雄前后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和高温敏感期,要密切关注墒情,防止出现“卡脖旱”造成雌雄穗发育不同步。有滴灌条件的地块,在玉米抽雄期追施纯N 4~5公斤/亩、P2O52公斤/亩,在灌浆期追施纯N 2~3公斤/亩,以保证籽粒和后续灌浆,提高光合速率、延缓植株衰老。
(三)蜡熟期建议高产田块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内酯,延长叶片功能期,防范早衰倒伏,提高同化产物向籽粒转化的效率。
二、关注天气变化,防范旱涝灾害
(一)科学抗旱防涝。抽雄前后遇高温天气,适度灌溉降低田间小气候温度,为玉米花粉花丝发育创造合适的水温环境。主汛期及时巡田排涝,避免田间积水造成玉米植株发育受阻,增加空秆率和倒伏风险。
(二)人工辅助授粉。玉米授粉期间,如遇连阴雨特殊天气,在晴天的上午7点到11点,利用无人机低空飞行的下层气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三)防范大风倒伏。玉米进入灌浆期后,重点防范大风倒伏,如出现根部小角度倾斜,可在雨后尽快进行扶正,促进植株恢复正常;如出现茎折式倒伏,根据实际受损情况判断是否保留,挽回难度较大的地块可选择青储饲用。
三、绿色防控有害生物,保障丰产稳产
中后期重点做好褐斑病、纹枯病、叶斑病等病害和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虫害的防治。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喷施杀虫、杀菌复配或混合药剂,可降低穗期害虫基数,减轻病害流行程度。在玉米吐丝期建议使用杀虫灯并结合性诱剂诱杀;采用化学防治的地块,选择害虫交配的晚间、产卵的傍晚和清晨进行无人机喷雾。建议科学开展一喷多促,结合田间实际情况,将叶面肥、调节剂、杀虫剂、杀菌剂等合理选配混合喷施,实现一次作业防治病虫害和增效促高产的多重效果。注意交替或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延缓病虫耐药性的产生。
四、适期机械收获,及时收储加工
粒用玉米可根据后期成熟情况和气象条件,适当推迟收获时间,以延长籽粒灌浆、提高粒重,实现增产增收。采用籽粒机械直收的地块,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以28%以下为宜。粒用玉米收穗后应及时晾晒、储藏,防止长时间堆积导致霉烂,籽粒直收的应立即进行脱水烘干。